基金如何选择分红方式?
谢邀~ 选择分红方式其实就是选择分多少红给你,具体分多少红取决于基金公司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和审计结果;至于你选择了哪一种分红方式,那么到会计年底的时候基金公司就会按照份额给你分红。不过如果你是在今年6-10月份购买的基金产品,则有可能享受不到当年的分红了(因为公募基金的会计年度是自然年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要等到下一个会计年度才会收到红利分配通知。 以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该基金在2020年度报告中提到: “报告期内,本基金实现收益35.49亿元,同比增长87.50%……” 而易方达基金公司在2020年12月21号发布的重要提示中表明: “经测算,截至2020年末,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可供分配利润约为115.9亿元” 这意味着投资者持有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在2020年有望获得116亿的可供分配利润,但该基金在报告期只实现了35亿的收益,还有80多亿的收益沉淀在了基金资产里。 也就是说,如果该基金不进行分配,那么持有人的资产净值就会增加80多亿。但这80多亿并不会归基金经理所有,而应该归属于所有投资人(虽然最终可能还是归于基金经理)。
那这80多亿不分配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易方达蓝筹精选在报告中的解释是因为“基金的投资组合尚未达到我所设定的投资目标……” 什么意思呢?就是基金的经理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标的去替代这些没有分红的钱,所以这80多亿暂时不能分。 但如果我们看看前十大重仓股的走势,似乎也没有必要继续加仓了,因为茅台、洋河、美的等巨头股价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
我们假设易方达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一个理性的人,且不考虑管理人费用等问题,只是单纯地想把基金业绩做到最好。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基金经理通过不分红来增加规模从而让自己受益的可能了……既然如此,基金公司为什么要保留那么多的盈利而不分红?这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猫腻? 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如果一家公司连续多年不发分红,又缺乏合理的解释,那么大概率会发生财务丑闻——比如之前中石油的突然分红就引起了市场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