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成立的基金有哪些?
目前,我国共有7支政府出资设立的私募基金,主要职能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科技企业的创新成长。 2008年6月,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试行办法》(财企〔2008〕513号),明确了国家对创业投资行业的指导和支持方向;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委托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代为管理。
引导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创投基金的投资运作和基金间的相互配套,实现放大资金效应,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目前,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规模在逐步扩大。 据2014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透露,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20亿元,带动社会融资近500亿元,有效缓解了创业投资行业“筹资难”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也陆续成立了地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有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在内的二十多个省市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或天使基金。 这些政府性基金大多采用“母基金”的方式,即首先募集一个总额度一定的基金,再通过该基金出资许多子基金,从而形成“总-分”基金管理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大多数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都采用“市场运作”的模式,但考虑到其“政策导向”的功能定位,其在项目选择上是否会向某地区或某个行业的创业者倾斜呢? 事实上,对于这一问题,从已有的资料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以北京创业资本与风险投资联盟发布的《2013年北京创业投资报告》为例,该报告对“京外企业落户北京贡献度”的排名显示,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个高技术领域的企业获得的投资最多,两者合计占比达58%,其中新能源占3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23%。 而若将目光投向全国,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有着较为明确“政策导向”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也确实青睐某些区域或领域的创业企业。 在已披露信息的9只政府创业投资基金中,有7只基金都有明确的战略意图,主要集中在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填补国内空白、实现产业化等方面。 比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设立的江苏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点支持省内具备相对先进性的科技成果开展研发、产业化,预期3年内投资项目30个左右;
又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发起设立的深圳中小创投,重点投向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创期企业,特别是要优先支持在深圳注册的初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