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退出是什么?
私募退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被投公司股权的转让实现退出;另一种是通过被投公司的上市使得所持股份的流通性增加而退出。 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获取投资回报、兑现投资收益,因此我们可以从该投资的初始投资额和项目退出时的收益来衡量这笔投资的优劣。
一、先来看看通过股权转让进行私 募基金退出的情况 某私募投资机构出资200万元,取得A公司30%的股权(注册资本金1亿元),假设当初双方约定投资期限2年,无其他优先清偿权安排。则2年后的返还投资本金+分红应该是460万元【200+(200×30%×(1+6%)²】。当然,作为有限合伙人,如果合伙企业到期不清算或者不能如期归还投资款项的,除了应支付上述款项外,还应就逾期未还部分按日计收万分之五的违约金。
二、再来看看通过IPO实现基金退出 通过IPO的方式实现资金退出可以分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并购重组促使标的公司IPO,二是通过IPO让已投入的资金流出。
前者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合适的“买家”且对方有融资或上市的计划;后者在于是否把握住时机,在符合政策导向的前提下尽早布局。通过并购重组使标的公司达到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IPO)的条件,是一种有效率比较高的资金退出方式,对于缺乏上市条件的创业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将其培育成拟上市公司,然后择机促成其IPO,这种“先下蛋再养鸡”的策略往往能带来不错的效益。
例如:华兴易凯证券曾帮助一家生物医药行业的客户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该项目具有以下特点:行业处于新兴领域;业务模式比较清晰;盈利模式较为稳定;业绩快速增长;财务数据真实且有支撑;高管团队专业、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