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投几只基金好?
先放结论,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投资者来说,一次性投资多只基金的组合方式比定期定额投资方式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 原因也很简单,一次性投入多只基金的组合方式能更加充分地分散风险、降低波动,从而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而定期定额投资方式的不足之处恰恰在于其无法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降低波动,进而错过很多良好的投资时机。 我们来看两组数据,一组是2018年各大基金的净值表现,另一组是2019年初开始到年底各大基金的净值表现。
通过对比两次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两种不同投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和一次性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组合方式分别代表了“摊薄成本”和“拉高平均成本”两种策略。 前者能够在较低的风险水平下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虽然偶尔也会踩雷);而后者则在相对高位购入了一部分基金资产,在后续的投资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回调的冲击。显然,前者的回撤更小,后者的回撤更大。
当然,两种策略最终获得的收益情况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点从18年和19年的对比中也得以体现。 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以5年为周期,情况又会是如何呢? 我们按照上述方法建立了模拟账户,每次投入1000元,期限5年,资金复利增长。考虑到短期可能发生的回调,我们以6个月为周期进行动态平衡。 可以看到,无论是哪种策略,账户的资金都在不断累积。但是与一次投入多只基金组合的方式相比,定期定额投资方式的账户规模要小得多。
这是因为定期定额这种方式无法有效降低波动,让本金承受不必要的损失。而一次性投入多只基金的策略则能做到“低买高卖”,更好地抓住投资机遇。 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前者每年只能投2400元,后者却可以投5760元。两者之间每5年相差的本金数额可达16830元。 这其实反映的是同一种理论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差异。定期定额这种“小额、定期、固定金额”的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分摊成本,降低风险,适合于追求安稳收益的保守型投资者;而一次性投入多只基金的策略能在把握行情的情况下获取更高的收益,适合敢于冒险且对收益要求较高的进取型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