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投资比较稳定?
投资可分为狭义与广义之分,通常我们说的“投资”就是广义的“投资” 狭义的“投资”是指投入资金或资源以期望获得经济收益的社会行为;而广义的“投资”除了包括金融资本的投资外还包括人力、设备、技术、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投资,所以广义的投资具有更广泛的涵盖范围。 我们所讨论的“投资”是广义的“投资”。
从历史数据来看,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中最大的是通胀因素和宏观政策变动,所以我们讨论投资的稳定就要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 先来看一下历史上的通胀水平。下图显示了1950年至2018年各国的CPI情况(CPI指数为百分数)。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以外,大多数国家处于通涨状态(绿色区域为正,红色区域为负,2008年为金融危机那年,所有国家的CPI均为负值,为特例)。
再看一下各国央行对利率的调控。图中显示,大部分国家在过往几十年里经历过数次降息周期(绿线下降)。通过上图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当一国的通胀居高不下时,该国的央行一定会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并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当一国经济运行处于通缩风险时,央行会提高利率来拉动经济复苏。所以在长期来看,利率是一个有增无减的数,而通胀则是上下起伏的波动。
基于以上两个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对冲通胀和宏观政策波动的有效工具是债券,因为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而在债券到期日前,债券的价格又受到利率的影响;同时由于通胀具有持续性,长期债券利率将逐渐向通胀率靠近。 所以从长期来看,债券是一种符合稳健投资者要求的资产。 但是债券的风险在于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对于前者来说,债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市场对该债券的需求,如果市场上对该债券的需求过大,则该债券的价格会上涨,变现力增强;反之,则会减弱。而对于后者来说,如果发行债券的企业业绩不佳或者经营出现困难,则企业的偿债能力就会较弱,债券到期后无法偿还的可能性就较大,由此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投资者损失概率增加。
为了避免出现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可以采取集中购汇的方式,买入优质的债券基金,从而在整体资产组合的层面上做到风险的分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