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机能投资吗?
作为一个在矿业公司工作过两年的人,认为如果单纯的谈论“能不能投”的问题有些过于宽泛,因此想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煤炭行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有没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或供应严重偏紧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分别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2.煤炭价格受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影响程度如何?各自的影响力大小是否有变化趋势? 3.作为个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对煤炭企业进行评判?
4.不同类型的煤炭企业(比如国有大型煤炭集团、煤企上市公司、民营资本开发的煤矿等)有哪些不同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上的差异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没有绝对的“能”与“不能”,只有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后做出的最优决策。而对于像煤炭这样的传统行业而言,新的市场机遇总是出现在旧的行业格局被打破或者尚未完全建立的新秩序之中,因此只要找准时机,把握机会,就有成功的可能。
1.当前我国及至全球的煤炭行业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一方面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加大,煤炭行业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不断改造并提升传统行业的运营效率,因此煤炭行业虽然整体处在成熟期,仍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是必须看到,随着清洁能源的进一步开发,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下降,到2050年,国内煤炭消费的比例预计将下降到60%左右,而同期国际煤炭消费量也将从目前的70%左右下降到50%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煤炭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一直保持在10%以上,甚至在今年一季度亏损严重的行业当中仍能达到8.9%,说明煤炭行业整体还是处于比较健康的运行状态。当然,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煤炭价格的调控和对行业准入标准的把控。可以预见,在供需关系没有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煤炭价格将在一定的时间内继续保持稳定。
2. 煤炭价格的形成受到供求关系以及货币资金流动等诸多因素影响,但最为根本的是来自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对比。从长期来看,供需情况能够较为公允的反映在煤炭价格上。短期内,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力度等因素,一些不当的资金流可能会影响到煤炭市场的正常秩序,从而使煤炭价格偏离其应有的价值。
3. 对一家煤炭企业的估值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关键要看你所关注的点在哪里。是关注项目的盈利能力?还是关注企业的信用风险?抑或是看重未来的成长潜力?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可能更关心投资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在进行估值的时候可以将重点放在分析企业的信用风险上,包括企业的财务指标以及债务结构和融资成本等等。
4. 不同类型的煤炭企业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都是由人、财、物等各种要素构成的生产经营单位,都遵循着同样的经济规律。因而,不同企业对财务数据的诠释是有共性的。但是对于刚刚提到的各种要素在具体的企业中又有不同的侧重。
例如,对于有资金需求但是又难以从资本市场得到支持的企业,可能更需要着重考虑其融资能力;而对那些已有较好现金流和企业信用基础的企业而言,可能更重视的是未来的发展和扩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