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教育投资?

暨振平暨振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教育投资这个问题,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 《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花钱上补习班》 里面详细讲了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比的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不过,这里面讲的是教育消费(给孩子报课外班),和今天的主题教育投资貌似不相关? 其实,我前面说的“投入”是指家庭为了把孩子送入好学校所付出的成本。这个“投入”其实就包含了“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就是教育支出。 在国内,现在好学校的入学门槛除了房产,就是钱(赞助费、择校费之类的)。如果家长有钱有闲,就可以把想进好学校的孩子送进好学校;而如果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只能不停地投钱。 我之前写过一篇《上海学区房冷启动》的文章,里面的数据可能不太准确,仅供参考。文中计算了一所初中(杨浦区的控江中学分校)2017年和2018年的学费情况,两年总共6.5万。假设孩子读初二,那么这学期的学费是3.25万元,占一年收入的4%,好像也不多,对吧? 但这是学校的学费,在校外还需要花大量的钱。

首先,买学校的学区房就需要大量现金。以北京为例,普通一点的房子价格大概4万多元/平米,好的地段大概7-8万元/平米。按100平方米算,一套房就得400多万元,这还是二手房的价格。如果贷款买房,利息也是一大笔开支。 如果不想贷款买房,那就只能买郊区相对便宜的房子,这样孩子能上学,但每天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开销。 在外面上辅导班也是一个无底洞,这个钱数根据孩子的天赋、努力程度以及所在班级的情况而定。总之,花出去的钱就像流水一样,没有尽头。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选其中一项:要么选择贷款买房,承受还贷的压力;要么不贷款买房,负担巨大的课外培训费用。无论怎样选择,背后都意味着高昂的成本。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呢——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如摇号、限制民办校的招生计划等)来限制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

按照这个趋势,以后教育资源会均衡化,好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到那时,孩子上学不需要再花大把的钱去买学区房,也不需要上昂贵的辅导班。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但我们至少看到了希望。不是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