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餐是什么?
美国人“正餐”的概念和中国人不同,他们并没有把一日三餐区分得如此细致,“正餐(Main course)”其实就等同于“主菜”的意思。 所谓“正餐”,就是正式、隆重的一些菜肴,它们不仅颜值高、味道好,往往还很有仪式感。在餐桌上,它们才是主角。 那么哪些菜肴才能称得上是“正餐”呢?一般来说,它们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中的至少一个:
1. 有精美的摆盘;
2. 用好看的餐具来盛放;
3. 有一定的仪式感,例如需要使用刀叉来食用等等;
4. 由专业的厨师制作,餐厅有专门的菜单项提供给消费者点这道菜。 在美国的超市里,也能买到加工好的牛排等肉类食品,但这些不是“正餐”,而是“快餐”(fast food)或者“零食”(snack)。
举个例子,如果你问一个美国人家里面有没有香肠,他们回答说有的哦!然后拿出一根香肠和一个鸡蛋,煎熟了给你吃,这就算快餐了——虽然也有一根香肠两片面包之类的“正经”午餐,但那已经算是比较贵的了。 而如果你问同一个美国人有没“汉堡”,他/她拿出一个汉堡面包,煎熟的牛肉饼,生菜,酸黄瓜,芝士,沙拉酱和肉酱一起放在上面,然后再给你一根玉米棒子,这算“正餐后加的零食”(snack)。当然也可以只拿一个烤鸡翅或炸鸡块加小馒头作为snack解决晚餐,不过这样的晚餐在美国是很便宜的。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是有精美摆盘的菜肴,通常都能称得上有一定仪式感的“正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餐”这个概念包含了“什么时候吃”和“谁帮你吃掉”两个意思。
对于大多数美国家庭而言,“谁来做菜”和“谁来洗碗”通常是分工合作、平行运作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帮你吃掉”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谁帮你洗盘子和收拾餐桌”。毕竟对于美国人来说,做饭是一件很花时间的事情,而吃饭则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请回顾下我写的这篇文章:美国人的时间都花哪儿去了?)。能节省的时间他们都会想办法节省下来,不想花在洗盘子收拾厨房上。
所以,只要你吃得下,你想吃多少顿饭,都可以自己去菜市场买菜、买鱼,回来自己烹饪。只要你不嫌麻烦,懒得洗碗,甚至可以做到每餐都吃得很丰富,天天都吃大餐。 (除非你住的地方没有菜市场,而是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那确实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