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减持美国债券?
这个题目有点儿误导,中国政府并没有“减持”美债(减少买入),只是减少了“增持”(增加卖出)。 中国目前持有美股和美元国债的数量都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美股的持仓比例更是创了2016年以来的新高 虽然最近几个月有减仓操作,但是总体还是处于“增持”状态 下图是中国央行自2017年1月到2021年9月的美债、美联储货币的回购情况 从结构上看,中国持有的美债主要是长期国债,这些国债的持有期间大多是在5年以上,部分甚至在10年以上,因此不会受到加息影响。
而减配的部分主要是短期国债,这部分国债的持有期限大多在一年以下,面临加息风险。 根据美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加息周期可以分为加息初期、加息中期和加息后期三个阶段。现在美国通胀高企,正处于加息初期的阶段,加息预期较为强烈。
中国持有的美债中,中长期国债的占比约为80%,这部分国债的利率受加息的影响较小;短期国债的占比约为20%,这部分国债一旦面临减码,损失的概率较大。 为了应对加息可能带来的损失,中国需要降低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资产的比例,提高非美元资产的比例。
从需求端看,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外政府发行的证券,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要增加非美元资产的比例,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去配置,但外部环境复杂,地缘政治风险较高,且存在被制裁的风险,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汇率变动将手中美元换成其他币种的形式来实现,但由于美元的弱势地位以及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这种转换存在难度。 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减少购买美债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应对加息周期、保护资金安全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