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贷款的原因分析?
题主的提问,似乎有些问题。为什么要分析“增加贷款”原因?不贷款就不合理了么? 首先来说,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非个人),合理的财务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企业处于成长期或者扩张期,现金流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会希望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这个时候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尽量使用信用借款(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等),只有当信用借款无法满足需求时,才会考虑采用抵押/质押等方式新增贷款,此时往往是迫不得已。
企业处于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现金流开始减少甚至为负值的时候,为了保证资金流动性,往往会通过增加贷款的方式来满足经营需要——因为这时候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已经不多,而经营性负债中,客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又往往具有延迟性,短期内难以收回和支付,不得不通过追加银行贷款的方式补充流动资金的不足。
当然,以上只是理想情况下的理论模型。现实中还会存在很多特殊的情况。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获取信贷额度,会故意压低收入,减少利润,从而降低资产负债率;还有一些企业会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将本应计入应付账款的款项记入其他应付款,从而达到变相增加贷款的目的……
所以归根结底,题主所谓的为什么会增加贷款的原因其实是一回事——即企业为什么会对银行融资(借款)?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阶段、甚至不同的时间节点,企业融资的目的其实是各有不同的。但是无论目的是什么,最终体现为会计核算时的借方科目都是银行借款,贷方均为现金或银行存款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