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向外国贷款?
这问题问的!就好像问别人为什么吃饭一样,人家饿几天了,你给人家一个馒头,问为啥吃这个,不饿吗? 就现在而言,能够贷到款,而且利率合适,能及时放贷的都是好事啊!还纠结为什么呢? 我国的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痛点,银行喜欢大企业,国企,政府背景的企业,这些单位融资比较容易;私企、小微企业很难在银行贷款,即使能贷,利率也是高得离谱(相对于国家发布的基准利率来说)。
国家出台种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放款,降低融资成本,但是效果不明显。 这个时候,一些国家为了本国的经济增长,推出了各种量化宽松的政策,资金供给非常充足,贷款利率极低。(2014年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从17%下调至9%,2015年印度降息至6.75%)。
对于急需发展但又融资困难的中国企业,这是一笔及时雨般的资金,何乐不为呢!况且这些国家出于本国经济的考虑,是不会轻易加息的,利率水平保持很低,而对于我们而言,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解决,加息空间很大,2010年的加息潮就可以印证这一点。所以国外的资金其实是非常渴望来到中国找项目的,双方一拍即合,何来为什么之说? 再者说了,咱们国家是有钱没地方花吗?也不是,基础设施完善,产能严重过剩,缺的是项目,有项目,有钱没地儿花!而有些国家是真的缺钱,民生就业等问题需要解决,经济结构转型又面临困境,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存在结构性矛盾,于是出现了现在的这种情况——中国有大量资金需求但又不想增发货币(对通胀的恐惧)的企业和单位,国外是缺钱但不想增加负债率的国家。两者一拍即合,何来为什么之说? 当然有的说外汇储备过多,确实,我们的外汇储备从2008年的1.9万亿上升到目前的3.8亿,增加了近两倍,但是这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收益,因为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较窄,只能购买美国国债等安全性高的资产,收益率太低,远远跑输CPI(2013年全年CPI上涨高达2.6%),甚至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损失了本来可以用于改善民生的一笔钱。
如果对外借债,既可以弥补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又可以缓解外汇储备过度集中的问题,岂不美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