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商业贷款撬动?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如何利用商业贷款进行融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如何使用贷款来获得资金”的意思,实际上也就是在问“如何实现杠杆最大化的目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藏在问题当中——“商业贷款”与“融资”的关系。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事实:商业贷款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它是商业银行向客户发放用于经营活动的贷款,所贷出的款项属于金融机构借贷资金范畴,它必须满足金融同业的相关监管要求;而所谓的“融资”则泛指一个企业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生产经营活动需求的过程,所融到的资金可以来自许多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如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出让股权甚至商业承兑汇票等。 结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将“如何利用商业贷款进行融资”的问题转化一下,变成“如何把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转化为企业可自主支配的资金”。要解决这个转化问题,我们只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银行信贷资金是如何运作的,二是企业如何通过努力让银行信贷资金能够真正落到自己的手上。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银行信贷资金的运作流程是怎样的呢?一般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是由存款者(即银行的储户)—→商业银行—→企业提供借款申请的环节开始流转的。当企业的财务总监或者会计拿着盖有公章的申请到银行贷款时,银行首先会对申请进行审核,看其是否具备放贷的条件,如果审核通过,银行会将款项以转账的方式付到企业的账户上。此时,企业有了钱,银行也完成了放贷的任务,双方各自履行了自己的义务,这是一套完整的信贷资金运作流程。 但问题是银行并不是真的完全放任自流,任由企业和借款人自主地选择借入资金的用途和金额。事实上,在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各商业银行都担负着响应国家货币政策导向,实施贷款结构调整的任务。也就是说,尽管企业通过申请可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但银行最终是否放款、放款的额度是多少,还要依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条件共同决定。我们看到在很多情况下,一些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信用等级较高,却往往因为行业被限制(如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而不能得到贷款支持的情况,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想要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并且让其充分地流入自身,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符合信贷政策导向。这就像考大学一样,你首先要具备被录取的条件(如分数够高)才能选择学校和专业,否则就只能复读来年再考。同样,企业也要先符合政策的条件才能申请贷款,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
2.拥有良好的资信。你的成绩够好,才有选择学校的资格,同样的,企业良好的财务和信用状况是申请贷款的前提。
3.符合银行的放贷能力。即使企业和项目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但如果银行当时没有足够的现金,仍然无法获得贷款支持。所以,要想成功借款,还需要企业和借款人做好还款计划和安排,并与经办银行保持良好的沟通。 当然,除了以上三点外,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比如对于轻资产的企业可以考虑发债融资,而对于重资产的企业则需要寻求租赁或买方融资租赁来解决资金难题。随着互联网+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P2P小额贷款、网络众筹乃至虚拟现实货币可能都会成为未来企业融资的新途径,这就需要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思维,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融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