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新兴行业是什么?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处于全球领先优势的新兴产业。根据公开资料,《经济参考报》记者整理出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
、3D打印: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3D打印,也叫增材制造,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能够实现立体对象的一次性铸造,有望重塑整个全球供应链和地方产业结构。由于不需要模具,直接由计算机造型,层层打印而成,大大简化了产品开发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制造更加个性化、定制化和定制化。
美国创业公司直接向消费者销售3D打印机。在亚洲,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模具制造。在中东和非洲,小型3D打印机正被用于建筑行业,为当地的房屋建设者提供模型和支持。德国是3D打印机的最大消费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
专家指出,中国的3D打印机还存在产业规模小、应用领域窄等特点。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3D打印产业需加快实现产业化。在打印材料方面,要加强研发成本较低、性能较好的材料;在应用方面,要鼓励相关技术的应用,实现3D打印在各行业中的渗透;在解决方案方面,需培养3D打印应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更多定制化的产品。
、“互联网+”撬动千亿元蓝海
“互联网+”,即线上资源与线下实体相结合,是未来十年国内最有可能出现的蓝海市场。国家已经“揭榜”,将“互联网+”列为国家重点战略。
“互联网+”可以延展为四个维度,分别是“+电商”、“+金融”、“+医疗”和“+教育”。在这四个领域,互联网已经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专家表示,“互联网+”的精髓是高效整合线下线上资源,让线上服务线上,实现O2O。要打造O2O生态圈,不仅要关注线下实体店,还要关注线上入口、线上平台、线上运营,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
、共享经济掀起转型风暴
“花钱买关系,是21世纪中国人的新习惯。”《南方周末》的一则报道这样说道。记者所在工作室招募学生记者,竟然有三成“孩子”表示愿意来的首要条件,是可以付给一定薪酬。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做兼职经纪人、明星陪游,甚至是给宠物做“保姆”,都被列在越来越详细的“兼职目录”上,等待着被有意付出的时间和能力的人们完成匹配。
这种新型的雇佣关系即是“共享经济”的雏形,它以信任为基础,以兴趣为纽带,将人们闲置的社会资源分配利用起来。将你的时间、技能、地点、经验、物品分享出来,换取报酬,或者获得体验。
专家认为,共享经济正催生着一个新兴的共享劳动市场。这个市场必将更加繁荣,并成为经济增长点之一。同时,它将会影响每一个人,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将会改变商业规则。
、移动医疗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4年被称为中国“数字医疗”发展的分水岭,监管沙盒时代的正式结束,让众多的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看到了曙光。以挂号网为主的互联网挂号预约平台,2014年接入2500多家三甲医院,成功预约7000万人次,这一数字在2008年只有100万人次。
创业公司需要抓住医疗体系大改革带来的政策机会,提高技术壁垒,发展SaaS系统,完善在线医疗咨询、医疗交流的社区,以及医疗大数据的共享等。同时,还要帮助线下医疗机构提升管理效能,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水平。
移动医疗将会改变中国医疗的生态格局,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为老百姓提供免费或低价的优质医疗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