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怎么发展?

朴奕琛朴奕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2年刚过去半个月,银行业的消息可谓密集如潮。

一方面是关于多家银行高管人员疑似“外逃”的传言,其中有传言称,渣打中国的高管均已被上海金融办控制,高管人员或将集体外逃。另一方面则是多家银行发布业绩预报表,披露2012年首半阶段的运营情况。特别是民生银行,通过发布业绩预报表的方式,直接披露了上半年的业绩增幅预期达到25%以上。

但正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伊始的欢乐气氛当中时,1月9日,A股银行板块却出现了整体性暴跌,引发各家银行紧急发声回应称“不存在重大新闻披露延迟”。据分析,次事件与一次网络谣传“四大行将从年后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关。虽然经过多方验证,该网络谣言纯属子虚乌有,但银行板块却于当天应声暴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信息极度发达的今天,一次小小的网络谣言就可能对银行板块造成巨额损失,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而相比网络谣言有可能造成的巨额损失,高管外逃所可能造成的经营方面的不利影响以及法律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当然,这些或许都只是银行业所面临的“小儿科”问题,真正对其影响深远的当属此前传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将收购英国巴克莱银行”事件。对于该事件,中国官方第一时间予以了澄清。不过,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坏事。一方面,这能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银行业的真正实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国际社会重新评估中资银行的前景。当然,对于中国官方而言,这也是一次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政府态度的好时机。

众所周知,通过多次“输血”,中国商业银行已脱离“保资本”的困境,并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全球化、综合化”的金融集团的意向。

但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慢、各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的背景下,银行业的海外扩张必然会增加运营成本,提高经营风险,使银行盈利水平下降的可能性加大,同时还会使银行对外依存度过高,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从欧洲当前的情况看,欧洲大部分国家经济陷入衰退,英国经济同样也陷入衰退。在这整体形势下,无论是资产出售,或是借入资金,都需要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而且交易成果将来也可能低于预期。

总之,海外扩张在收益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采取严谨、审慎的态度,尤其是应对收购对象和收购方式做出正确选择。

“在中国银行海外扩张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快太大,必须关注海外扩张的风险。”清华大学银监会研究中心主任韩亚琴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我国的国内金融环境正在转变,利率市场化将会加快,同时金融监管将会更加严格,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必须谨慎行事。”

“国内正处在经济调整期的阶段,中央银行在收紧流动性,所以中国的银行现在需要稳定,而不是走出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董希淼也指出,“从趋势看外资会进入中国银行业,中国市场对外资是开放的。中国银行业对外应该保持稳定,不要盲目走出去了,特别是现在中央银行在加息、回收流动性的时候,中国银行业不应该对外有太多扩张。”

不过,在他看来,海外扩张仍是中国银行业将来必须面临的选择。“从长期看,中国必将走上全球化的道路。人民币国际化、贸易的国际化,金融业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单独发展。所以从长期看中国银行业应该逐步走向国际化,但那还是10年到20年之后的事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