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为何要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盈利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作为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必然要求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是否参与企业的经营,否则将面临经营风险,甚至遭受损失。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生产什么就银行提供什么资金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改革原有银行的国有专业银行体制,建立起真正的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开展信贷业务。
通过改革,银行真正作为现代企业而存在,它必须以资金效益的最佳化为目标,实现自身资本的增值。对于不良贷款,银行要进行大量的清帐、核销、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以保证达到盈利的需要和满足资本金安全的要求。同时,建立审贷分离,前后衔接的信贷管理机制,以及岗位责任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就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作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作为操作的客户经理,必须对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决定是否提供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