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复权怎么计算?

查悦然查悦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复权价为例,说明一下股票数据中的一些历史价格是如何计算的。 (一)前复权 以1996年1月4日上证所上市交易的申银中国(现600030)为例进行解释。

1.1997-2000年间,此股经历了多次送配除权,除权前的收盘价为78元。假设所有除权过程均进行了填权处理即除权后的股价均为除权前最后交易日的实际成交价格。

2.假设投资者在1997-2000年的任何时间以78元/股的除权价买入并持有至今,则其市值走势如下表所示(单位: 元)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如果不对除权过程进行处理,那么此股的价格将从1997年初的78元一路下跌至2005年末的10元左右,投资者将遭受重大损失。这种不合理的情形主要是由于在除权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零头股(即除权后股价为1元的股票)造成账面亏损而实资产并未减少的假象。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就需要对除权过程进行合理地处理,这就是前复权的基本原理。

在进行前复权时,需要将除权前后的股价统一调整为除权前的股价,因此调整过程较为复杂且繁琐。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以便读者自行计算和编程实现。

先给出两种简单的计算方法: 以上两式分别适用于“比例除权和现金分红”以及“比例除权和不发放现金红利”的情形。上式中的X表示除权前的股价、R表示送转率(送股或派息的次数)、C表示送股或派息的比例。例如,某只股票除权前价格为10元,在除权当日宣布每10股派2元现金,然后连续两次每10股送5股,则在除权日该股的收盘价为: =10/(1+1*0.5+1*0.5)*10=6.67 当上述几种情况发生时,除权后的股价应该等于或接近于除权日前一交易日的成交量加权平均数。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一天的开盘价(包括除权日当天)而言,前复权的股价应为除权日前一天收盘价的倍数关系加上除权当日的成交量(成交股数×除权当日的均价)所得出的结果。这样就能保证前后价格的连续性。

为了方便计算机编程,建议采用下面的简便算法: 其中N代表除权次数,D代表除权当日收盘价,P代表除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T代表除权后的当日或次日。

华绪钦华绪钦优质答主

以收盘价和收盘市值算出的股价是除息/除权后的价格,那么如果以开盘价或是开盘市值作为基期,则得到的股价就是复权后股价了 举例说明 假如某日A公司股价为20元(每股20元),当日收盘时A股市场交易情况如下:

1.当天没有分红派息;

2.当天的涨幅-跌幅=8%;当天成交量为2万股;当时流通股的总量是3亿股;当前总市值6亿元。 首先把以上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出该日的K线图上应该标出: 然后根据这个数据绘制出该日的k线图 如果第二天仍然上涨5%,那么第二天的k线的收盘价将上升至55元( 5+49),那么这一天之前的每一张单子的买入价都高于现在的收盘价,但按当前的股市行情,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可以换回的利润远远低于他的实际投入资金额。这种看似“吃亏”的交易实际上却给股民带来了真正的收益,因为股价下跌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抛出手中的股票,而是等到股价回升后又再次买进,这样他们不但没有损失还赚取了更多的钱,所以这是一种正常的投资行为,只是股民们不知道罢了[1]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