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什么股票好?
夏季行情历来是A股的一大主题,今年自然也不例外。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有“三伏”行情的说法,指的是每年7月份大盘都有不错涨幅。 统计显示,过去20年(2001年至2020年间)的每年7月上证综指有16次上涨,仅4次下跌,平均涨幅为2.8%。其中,13次上涨幅度超过1%,8次上涨幅度超过3%;最大的一次上涨出现在2009年,当年7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5.6%。 当然,这个统计没有考虑极端情况,如金融危机、突发疫情等导致的大幅下挫。如果排除这些特殊情况,那么“三伏”行情更是靠谱许多。在过去的10年中,只有12年和14年的7月出现下跌,其他年份全部上涨,平均涨幅达1.4%。 在板块上,“三伏”期间除却金融板块整体表现平平外,大部分板块均有不俗的表现。其中,有色金属和汽车行业在10个年份中有8年排名第一;食品饮料行业也有5年位列榜首,表现最好的一年是12年的盛夏,该板块指数大涨53.9%。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三伏”期间大部分时间市场呈现单边上涨走势,但上涨持续性并不强,超过一半的时间单日涨幅均低于200点,超过300点的仅有4次。另外在涨幅榜前列的行业普遍存在轮动的特征,少有连续领涨的情况发生。这也说明,在市场强势时期板块间分化明显,投资者需踏准节奏谨慎追涨杀跌。 进入2021年后,随着经济复苏、流动性相对宽松以及注册制的全面推行,A股市场迎来一波强劲上涨。截至7月初,上证综指年内涨幅已达21.96%,深成指涨25.78%,创业板指涨19.15%。
不过,在连续大幅上涨后,市场上行空间是否已经收窄?又有哪些板块还有机会? 从基本面来看,国内经济持续回升,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3%;制造业PMI为51%,非制造业PMI为54.4%,二者继续位于荣枯线之上。同时,社融、M2数据也显示出流动性的边际收紧。但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一数值仍在合理区间范围内,对整体市场影响总体较小。
海外方面,美联储维持货币宽松态度,重申低利率环境将持续多年。美国疫苗接种加快推进,经济恢复势头较强,但近期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可能加剧疫情恶化,或对全球风险资产形成扰动。 目前,A股仍然处于结构型牛市过程中,消费、科技等核心资产持续上涨,而多数周期性板块则表现不佳。在经历前期的加速上涨后,部分优质赛道板块已经出现一定溢价的迹象,短期内或有调整需求。但是,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调整幅度应该有限,短期回调正是逢低布局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