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工业基地币多少?

刘姿柔刘姿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0年的上海,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同时也是计划经济实行的起点。当时全国上下一切为工业化让路,各地纷纷设立重工业部门,优先发展钢铁、机械等重工行业。为了提供资金,支援工农业发展,1953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收支条例(草案)》,规定在“统收统支”的基础上实现会计制度和国家预算制度的改革,同时实施价格补贴和工资定额制度,对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进行定价管理;

同年7月,上海市开始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以资扶持全市工业的发展。此次发行的公债总额为5亿元,以每元折合美元1.2元的比例兑换成外汇,用2.4亿美元购买成套设备和技术。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这套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企业既缺少经营自主权,又缺乏相应的工作积极性,加上计划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难,物资极度匮乏,各行各业都缺吃少穿。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党和国家开始了对计划经济体系的调整。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收获降临了:位于长江口南部的崇明岛,发现了储量巨大的石油矿床。于是,一场由石油公司、机电部和国务院牵头的资源大调动就此展开:以煤代油试点工程拉开序幕,地处山西的煤炭产区被划归石油部领导,大量技术人员和设备从各地赶赴山西,与当地职工一起参加挖煤,以解燃眉之急;而上海等地则从西北采购优质棉纱和毛织品,以替代进口商品。 “以煤代油”不仅解决了紧缺物资的燃眉之急,而且还大大促进了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据计算,“以煤代油”所增加的产值相当于当时GDP的8%。作为受益地区的东北因此一跃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在“以煤代油”的过程中,一种新的货币形态悄然诞生并迅速流行起来,它就是工业积分。与人民币相比,工业积分不但是计价单位而且具有实际价值,可以在个人之间自由转让、买卖。为了满足人们对它的需求,国家还批准它在一定范围内可作为支付报酬的形式出现。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货币形态,有关部门专门设计了工业积分券,用于在个人和企业间流通。这些工业积分券分为两种,其中1954年至1956年间发行的票样样式为长方形,1957年以后发行的改为圆形。 由于工业积分是一种计划外的货币,它不能直接用来购买生活消费品。为了保持物价的稳定,人们必须首先用自己生产的工业品去换取生活费,然后用生活的费用去买东西。这就使得工业积分实际上变成了企业对企业的货币,主要用于采购原材料和设备。对于这种情况,官方也是允许和鼓励的。

除了买进卖出,人们还需要把工业积分换成人民币以备不时之需。这个时候,国家专设的人民胜利折实储蓄银行便派上了用场。只要持有所需要的物品和相应的凭证,就可以到这家银行的任意一家分支机构按当天市场价格把工业积分换成人民币。 从1955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陆续收回工业积分的发行权和兑换权,统一调整汇率,将原分别计价的工业产品改按人民币出厂价结算。至1957年底,随着最后一次兑换期的结束,累计收购工业积分90亿枚,折合美元1.04亿元,平均每年18亿人民币。

樊荣章樊荣章优质答主

上海的工业基地币多少?工业基地币是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上海银行为提升工业旅游服务功能而发行的具有纪念价值的银行卡,是上海第一款具有工业文化内涵特色的联名借记卡。

据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消息,上海工业基地币于2013年3月28日正式发行。成功申领工业基地币客户在上海、中国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新加坡等42个国家和地区刷卡消费,可获境内单笔消费积分15倍、境外单笔消费积分12倍的加倍返积分;可享受减免工本费、年费、境内异地本行ATM存取款及转账手续费、每月前5笔境内跨行取现免手续费的费用优惠,同时可参加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积分商城”的积分兑换活动等。

作为工业文化和金融行业的首次跨界合作,工业基地币是具有纪念意义的银行卡,正面印有一颗火红的五角星,象征着上海曾经是远东制造业中心的辉煌,在星周围环绕的是40个与上海工业渊源颇深的关键词,如“江南造船”、“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中国第一根国产化光纤”等。背面印有“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荣氏三兄弟、盛宣怀等30位曾为推动中国乃至上海工业发展的名人伟像。

工业基地币不仅体现着上海工业文明,同时也体现了上海银行在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上孜孜以求的探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