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日本第几贸易?
这问题问得有点意思,估计题主是看到“2016年中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国”的报道写的吧。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让数据说话就行了! 先上数据(2015年) 中国对日本进出口总额3879.2亿美元,日本对中国进出口总额3524.4亿美元,顺差为354.8亿美元;
中国对亚洲进出口总额3.2万亿美元,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占中国向亚洲国家及地区出口总额的8%,自中国进口的货物金额却高达39%。而欧洲是中国进口贸易的第一大洲,美国则是中国出口贸易的第一大洲。 日中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在亚洲各国之间处于中游水平,但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种类则仅次于欧盟和中国台湾地区,高居第三。
那我们再看看其他年份的数据(2014年和2012年) 中国对日本进出口总额分别是3835亿和3479亿元,日本对中国进出口总额分别是3269亿和2864亿元,顺差分别为566亿和615亿元。 可见中日双边贸易顺差的情况从2014年开始已经大幅减少,并且这个趋势还持续了两年多时间。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中日双边贸易顺差会大幅减少呢?
我们从上面数据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械器具(568.8亿美元)、电气通信设备(339亿美元)、塑料橡胶(275亿美元)等;而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570.6亿美元)、纺织品(114.6亿美元)、塑料橡胶(113.9亿美元)等。
从数据来看,日中两国间贸易结构正在趋于平衡。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而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持续施行货币宽松政策,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普遍下降,以人民币计价的我国大宗商品如钢铁、煤炭、铜等价格跌幅明显,因此中国部分依靠资源类行业带动的企业出口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对日本出口增长明显。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对日本出口增长也有很大贡献。
看完以上数据和资料,我想答案已经出来了!
第一,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对象国,但是日本对中国贸易盈余情况却没有像中美贸易那样出现单边递增的局面,反而一直在减少;
第二,中国对日本的某些大宗商品出口增幅显著,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结构却在优化;
第三,中日双边贸易顺差减少主要原因在于中日间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均衡化和相互依赖性的增强。 所以提问的题目应该改为——中国在日贸中地位如何?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进程不断被提到一个高度,这将会进一步促进中日韩三边经贸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预见,未来中日关系将向着更加紧密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方向大力前行。同时,因为美国对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以及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进口力度,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轮增长的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