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下降的原因?
2015年GDP为3.97万亿,比上年减少4.7% 。
一、GDP计算方式出现误差 根据现行GDP计算方式,当年GDP应该扣除掉上一年度GDP的增量部分。然而,去年初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却显示,2014年GDP为52.6万亿元,较上年增加8.2%。两者相差较大。
二、企业利润下滑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0%,降幅比同期营业收入降低幅度大4个百分点。其中,中型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10.9%,小型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1%。分行业看,亏损面较大的采矿业和电力热力及水的制造业两大主要行业利润总额分别下降10.9%和1.2%。
三、民间投资乏力 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5%;但其中民间投资仅增长7.7%,比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2015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速(1.3%),对整体投资的拉动达到7个百分点,成为支撑投资增长的主动力。不过,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中高端服务业的增速均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且增幅较低。
中国gdp下降的因素有:
一、疫情因素
疫情给我国经济活动按下了缓行键。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下降6.8%,二季度和三季度逐渐修复增长由负转正,四季度同比增长6.5%,GDP总量达到101.59万亿。美国是全球疫情的“震中”,其经济受到疫情的侵袭要大过我国,全年负增长,但四季度单季快速转正,增长4%,全年GDP总量为21万亿美元。
二、经济结构有别于美国
美国为消费型经济体,我国的投资型经济体。因此我国的投资增速下降远大于消费增速下降。一季度我国资本形成同比增速下降16.1%,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9.0%的降幅。
三、中美经济恢复存在差异
中美两国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经济均得到快速恢复。我国由于疫情控制的早于美国,因此我国经济在二季度后逐渐得到修复,二、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达3.2%、4.9%和6.5%;而美国GDP同比增速则直到四季度才实现正增长。
四、中美经济在各产业的差异
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不同,因此两国在各种产业发展的重点有所差异。美国在低附加值和高附加值产业的“两头”增长要优于我国,在中游制造和采矿业则较为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