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打印度?
中印边界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留了一个“历史欠账”给后人。 以前很多人分析中印边境争端的时候喜欢拿锡金这个国家来说事儿,毕竟以前的锡金王国和印度的泰姬陵一样,都是属于印度教徒的圣殿,而且历史上锡金国王多次向西藏地方政权的首领献出王冠表示忠诚。 但1975年,锡金发生了军事政变,印度乘虚而入,控制了锡金全境,并扶植亲印势力上台。从此之后,印度占据了锡金的许多重要地点,在中印边界东段形成了对我国的绝对优势。 不过老大哥死了以后(祝普京同志身体健康!),小兄弟们开始闹分家,在尼加拉瓜、刚果等非洲国家爆发内乱后,锡金王国终于在2003年解体,印度再次赢得了胜利。
这次胜利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因为如果国际形势继续发展下去,印度说不定会被群殴(毕竟俄罗斯可是拥有核武库的,到时候被炸沉了印度河也不是不可能)。对于印度而言,如何巩固已有的领土果实就成了头等大事。而巩固领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张,往边上扩张,抢土地,抓奴隶(划掉),顺便打击一下对手的野心——这就是本次事件的本源。
目前看来,印度在边界上的策略大概是守势为主,攻势为辅。所谓防守,即是维持现状,不让对方进一步突破;所谓进攻,是利用手中少量精锐部队,选择对方薄弱之处进行突击,以点带面,寻求扩大战场主动权。 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军可以选择的突击路线大致有三条,分别是德让宗-邦迪拉段、班公错-冷觉错段以及阿鲁纳恰尔邦-不丹边境段。其中前两条可以合起来叫做南线,最后一条叫做北线。
从目前情况看,南线的争夺已经基本结束了,印方所谓的“胜利”实在是沾满了血腥与肮脏,我不愿多言。至于北线,最近大家比较关注,这里简单介绍下情况。 阿鲁纳恰尔邦的边界争端集中在不丹王国与印度共和国的边界上。根据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论文《不丹:被遗忘的邻居》所述,自2012年以来,两国间的争议地区出现了新的动态,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存在主权之争。
简单说,这又是一场印度耍流氓的比赛。比赛规则还是原来那套,你不同意我占领的地方就是我占领的了,你回去想想,有本事你再过来。 当然,印度耍流氓也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大概就是1962年被痛打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消退,所以暂时还不敢把骑兵派出去突突对方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