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后如何养老?
首先,我们进入一个误区,国家建立社保制度不是为了让您老的时候享受生活用的,而是让年轻职工在缴纳期间享受一定的福利,同时承担一部分养老费用,为年老不能工作时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其实现在交得费相对年轻人来说并不多);其次,社会保障体系包含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两个部分,其中公积金包含在社会保险之中,一般单位给缴纳的保险都是社会统筹的,个人缴纳的部分和单位缴纳的部分都划入到社会保险基金中,由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管理,确保安全。
那么,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养老金主要有以下三种发放形式: 一是,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是在职时,企业或者职工以个人身份一次性补缴剩余缴费年限养老金,退休之后可以领取; 三是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按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养老方式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养儿防老”“以房养老”等传统的养老方式逐步被“社会化养老”“以薪养老”所取代,到那个时候或许真的像徐峥主演的《情圣》里面一样,带着老伴去海边度假,享受夕阳红。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有一个核心,那就是“靠钱养老”。
现在的年轻人要多注意,别等到老了之后才追悔莫及!
机构养老
在养老护理机构中养老,有短期的,有长期的。比如,短期的疗养,康复,护理或临终关怀等,长期的养老护理等。养老机构护理的内容包括,饮食起居及健康护理等,也有养老服务机构内组织的,外出疗养娱乐等活动。养老护理机构又分为全护理型、半护理型、全自理型等,全护理、半护理由具备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和护工提供护理服务,全自理型则主要提供住宿和膳食服务,服务人员组织他们进行一些康复娱乐活动。
居家养老
大部分老年人都适合居家养老,有的与子女家庭同城异地养老,不离家养老和异地养老等几种形式,居家养老除了在生活上能得到自己家人尽心的照顾,心理上也同样会很舒畅。特别是不离家养老,能够继续在生活了多年的环境中生活,是老年人心理适应了的环境和生活习惯,子女可以朝夕相处,便于经常照顾,是多数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服务模式。
以房养老
我国目前正处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住房制度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城镇住房制度由住房全面国有制、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住房福利和低租金制度向住房社会化、市场化转变。个人、单位、国家都可以投资建设住房,住房以货币工资分配,住房租金和售价逐步提高,并且允许个人通过市场交易出售、出租、抵押和继承个人住房,从而形成了个人住房产权。使“房”逐渐成为一种个人养老资源。
社区养老
目前,全国城镇已逐渐实现了以居委会为核心的社区管理机制和社区活动管理机制,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可以利用退休后的时间参加社区管理活动和其他社区文体活动,甚至参与社区老年人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实现“老有所为”。特别是居住在同一个小区内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在有需求时可以由社区安排人员提供一些居家养老服务,也可以由邻近的低龄、身体好的老年人提供“一帮一”服务,既解决了一些老人的实际困难,同时又丰富了其他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实现了“老有所乐”,形成“居家养老,社区照料辅助服务”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