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桑坦德银行吗?
最近正好在研究外国银行业的监管,看到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感触的,把一些研究结论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给出答案,在中国大陆没有桑坦德银行。 我研究过美国、日本、德国的银行业和金融监管体系。美国的监管体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Banks and FIs are separated);日本和德国都是混业经营、混业监管(Banks and FI are merged into supervising Authorities)。
美国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只有商业银行(Dependent on market)和金融机构(Less dependent on market)的区分。所以美国的银行分为National Bank(国民银行)和State Bank(州银行)。国民银行的经营活动受到较为宽松的监管,可以从事投资业务,也可以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例如私人银行服务)。而州银行只能做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不能做投资业务及提供增值服务,并且客户群体限于本地企业。
在美国,如果一家机构同时具备“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至少两种金融牌照,那么它就是“全服务的”(full service) 金融机构。而如果是单个牌照,则是“单独的”(separate)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提供商。
当然,现在许多大型银行都是“全服务”的机构了。 但“全服务”不等于就是中国的“综合化经营”概念。因为“综合化经营”在中国是一个限制性的政策框架,是指商业银行不能跨经营模式(分业经营的两大类)和投资银行/信托/保险等其他业务许可的经营范围。这个政策框架的初衷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根据我的研究,中国目前处于金融抑制的状态中,像美国这样的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监管体制和做法是不太适合中国的。日本的混业监管体制虽然比中国的分业监管要好些,但仍然存在监管套利的问题(比如通过设立离岸机构进行跨境交易来规避本土的限制性政策)。中国需要结合本国的实际,建立符合国情的银行和金融业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