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几年vc投资数据?
VC,即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一种通过投资获得预期收益的融资方式。 VC主要聚集于高科技产业、互联网企业等领域,以获取高收益。 但是目前,我国的VC市场还不成熟,统计也较困难。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3年共发生956起投资项目,披露金额724.8亿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分别是1279和995.7亿元。 不过,由于国内VC的市场主体是以非公募基金为主,其备案管理制度尚未完善,所以实际发生的投资案例远远高出这一数字。而且这些机构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里,统计数据也有较大失真。
不过,从已披露的案例来看,我国VC市场仍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行业集中度高,集中在TMT领域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整理的2015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展望报告显示,2013年和2014年排名前五的行业集中度分别达到78%和73%,到2015年前五名的集中度更是高达87%。 TMT是被投资最多的领域,占比接近一半。随后依次是医疗健康、文化休闲、消费、工业能源和基础建设。 我国的VC市场已经呈现出一定的马太效应,头部机构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对创业公司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头部机构的融资能力较强,能给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其成长。而对于中小型VC来说,竞争激烈,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
2. 单笔投资额小,多集中在早期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Venture Intelligence数据库中披露的单笔最大投资案例为1亿美元,而平均单笔投资则只有1100万美元,大部分集中在A轮及之前。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创业企业普遍起步较晚,很多在初创期就需要寻找资金的支持,而大型公司又缺乏足够的动力进行Pre-IPO前的长期投资,所以造成了VC单笔投资额小的特点。 而对于创业公司而言,VC越早期的投资往往越划算。因为项目的估值越高,未来所获收益可能反而越少。
3. 本土机构崛起,领跑国际市场 在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的过去一年全球TOP20的VC中,有七家为中国机构,包括华兴易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IDG资本、中金启元等。这体现了近年来国内VC行业的整体水平正在快速提升。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创投机构也逐渐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例如,在刚刚结束的CES 2016上,小米就领投了美国VR设备制造商HoloLens超过一亿美元的C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