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企业年金?

傅焯焯傅焯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企业年金的制度框架已经基本成型,但是理论界对之还存在着许多争议,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明确的问题仍然很多。本文拟就企业年金制度的定义、构成要素、功能及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年金制度的界定 年金(Pension)起源于英国,是政府为退休者提供的一种定期给付收入或养老金的制度安排。 1920年,英国颁布《养老金法令》,建立国民养老基金,实施强制性的工资和退休金计划;1976年,英国又通过《养老金收人保证法案》,把政府干预和保障公民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权扩大到非全职员工。目前,这种制度已被欧美各国广泛采用。 根据1995年世界银行《财政管理全球报告》提出的标准,一个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否成功,主要看它是否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

(一)普遍性 即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既涵盖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式职工,也覆盖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者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等城乡居民群体。

(二)强制性 在法律上强制所有符合条件的职工参加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只有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制度,才能确保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后,享有基本的物质保障。

(三)储蓄性 即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分担养老保险费用,实行完全积累制,所筹集的资金全部存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单独管理。

(四)福利性 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待遇水平与缴费期限和缴费年限直接挂钩,激励人们在工作期间积极参保、持续缴费。 据此判断,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是典型的“第二支柱”型养老保险制度。因为:

(一)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采取的是“制度全覆盖”“全员参保”的方式,凡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从业人员,符合规定的均应当纳入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保范围。

(二)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规定比例共同缴费,实行完全积累。

(三)享受企业年金待遇必须达到法定的条件并在一定期限内连续缴费。

(四)企业年金待遇确定和计发机制主要依据职工的工作年限和平均缴费工资水平等因素而定。 企业年金制度兼具保险与收入的性质。其具有的收入属性意味着它必须以保险为基出,通过合理的精算假设和计算,使企业和职工个人负担的费用与未来可能的收益相匹配。

同时,作为一种补充收入的形式,企业年金制度可以发挥再分配的功能,通过对高收入群体征收较高费率,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保费补贴,实现社会公平。 由于年金基金具有金融资产的性质,政府和企业对于基金的监管不能停留在对保险产品或税收政策的层面,而应该构建一整套包括投资策略、投资范围、托管运营在内的制度规范体系。

羊淼鑫羊淼鑫优质答主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企业年金,应当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执行。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对企业年金作了如下规定:

一、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的年度总和不得超过本企业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具体缴纳比例由企业和工会代表职工协商确定。职工个人缴费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

二、企业年金基金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三部分组成,实行专户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全部归企业年金基金所有。国家对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和职工投资企业年金政策给予税收优惠。具体优惠办法和实施步骤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