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瓶颈都有哪些?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讲,所谓的“瓶颈”一般指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流上的“瓶颈”;二是业务增长上的“瓶颈”。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在初期最缺的就是钱,因此很多创业者都会将“资金流”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来思考。而一旦公司发展进入正轨、收入稳定且持续上升的时候,企业家往往会忽略资金流的风险,反而开始担心财务指标的瓶颈——因为扩张需要更多的钱,而钱如果不够,则可能会导致公司的战略不能有效执行甚至失败,这也是一种“瓶颈”。所以我说它是广义的概念。
其实,无论是资金流的“瓶颈”还是业务增长的“瓶颈”,根源可能都一样,就是在某个时间点公司所拥有的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不能满足公司当前或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了。如果说“资源”是一个中性的概念,那么“瓶颈”则是由企业家的视野和能力所决定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企业的“瓶颈”其实就是企业家眼中的“瓶颈”。 不过我认为还有一种“瓶颈”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那就是信息流上的“瓶颈”——即在公司内部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导致决策延迟甚至是错误,或者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流通,造成内耗以及资源的浪费。所以说信息流也是企业运行的重要基础。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并不是没有“瓶颈”的,而且也不可能没有“瓶颈”,重点在于如何对待这些“瓶颈”。我认为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中的“O”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通过SWOT分析,可以将企业的内外部分析到位,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而对于SWOT分析中的“O”,则可以看成是应对策略的思考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把之前各个要素分析的结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