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企业减少原因?

符先春符先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养殖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猪粮比持续走低! 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2017年末的100%),生猪存栏量也恢复至正常水平的105%。 按照能繁母猪计算,目前猪肉产量已经达到常态化的年产量;而按照生猪存栏算,预计还有将近3000万头生猪待出栏,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供应依然处于宽松状态。 从“玉米-猪肉”产业链来看,生猪养殖利润下滑,甚至一度出现亏损,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势必会传递到上游的饲料行业。

2、原料暴涨暴跌,饲料成本核算难! 今年以来,国内主要谷物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特别是玉米价格,在上半年猛涨之后,近期又开始大幅回落。

对于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生产企业来说,面对不断暴涨暴跌的原材料,确实很难把握。如果原料采购太多,怕后续价格下跌造成损失;如果采购太少,又担心涨价速度过快增加成本。随着国家收储政策的出台,后市看涨预期增强,进一步增加了饲料企业的采购压力。

3、环保高压不减,饲料厂加快整合步伐! 在整个畜牧行业中,饲料行业算是环境排放较为严格的行业之一,因此也一直深受环保政策的影响。今年全国多地出现了因环保检查,养殖场被强制关停的情况,对本地的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间接影响了饲料行业的未来发展。 同时,随着“无抗”时代到来,饲料行业面临洗牌,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弱、研发能力差,在产品转型上势必会受到较大影响,市场竞争力也会随之下降。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一段时间的环保严查态势并不会有所减弱,中小型的饲料企业将会继续受到较大的冲击! 综合上述三点因素,小编认为,虽然目前国内饲料企业整体数量仍在增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的饲料行业将进入一个以减量、提质、创新为发展方向的“新纪元”!

怀其修怀其修优质答主

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新常态经济的影响下,饲料生产成本有增无减,企业利润水平下滑,部分竞争力差、抗风险弱的饲料中小型企业停产、转产、倒闭;二是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场自配料比例增加,对商品饲料的需求减少,部分小型饲料企业因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退出市场;三是我国饲料工业正处在饲料产品优化、品种结构调整的“盘整期”,饲料产品需求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和效率型消费转变,部分饲料企业因资金短缺在技术改造、扩大规模、产品优化等方面力不从心而逐渐被市场淘汰。

但是随着饲料行业的调整,我们应当看到饲料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提高,整体素质在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张。淘汰速度是企业重组、扩张加速的产物。根据对全国 21 个省600 多家饲料企业的2015 年度市场调查,饲料企业在固定资产、饲料加工能力、企业销售人员、管理销售人员、产品线长度等方面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随着我国生猪规模养殖逐渐向东北粮食主产区转移,饲料企业也向这些地区转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