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入怎么核算?
这个问题挺大,我尽量答的简单一些。 企业收入按其是否构成日常活动收入区分,可以分为经营收入和非经常性项目收入。
一、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实现的收入,又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得收益,如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得的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的确定依据是会计上的“收入”要素,一般按照收入确认原则进行确认;但并非所有经确认的收入都是企业的经营收入,例如,政府补贴收入、净投资收益等非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就不是经营收入。判断一项收入是否属于经营收入还应结合企业实际来进行判断。
2.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营业事业所产生 的收入,如出租房屋、设备收入,出售材料收入,提供技术服务收入等等。与主营业务相关联但不属于主营业务收入范围的各项净收益,应列入其他业务收入。
二、非经营收入(不经常发生) 非经常性项目包括非经营收入和支出,与非经常性项目相对应的会计科目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1.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除正常经营活动之外的收支事项而产生的利得(未计入损益的现金流入)或损失(未计入成本支出的现金流出),主要包括: (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而取得的收入; (2)盘盈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3)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4)罚款收入; (5)处置证券投资而获取的收益; (6)捐赠收入; (7)保险赔偿款; (8)其他营业外收入。
2.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除正常经营活动之外的成本费用开支,包括: (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业务及其他资产而发生的损失; (2)盘亏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注意】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记入“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账户; (3)罚款支出; (4)捐赠支出; (5)支付的各种保险赔款; (6)其他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