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查企业发债?
简单说一下查询渠道,以非上市公司为例(发债门槛相对较高) 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备案制和注册制。目前大部分创业型企业申请融资都是采用备案制,即投资方将拟投资项目报送监管部门备案;而部分行业的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注册制,如上海科创板初步上市的科技型企业需要同时符合若干注册制的条件才能完成上市过程。由于目前的注册制还处在试点阶段,且条件较为严格,因此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备案制的情况。 创业型公司在进行融资的时候往往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比如最为常见的是通过创业园或孵化器内的创业服务部,他们通常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公司注册、融资方案策划及实施、代理记账报税等,有的还会提供企业法律顾问服务。
创业者找到这类机构之后,一般会先填写资料,进行初步的融资需求评估。如果初步评估通过后,则会推荐创业者进行尽职调查或者商业计划书编写。 尽职调查是创投机构全面考察项目及其背景状况的过程,可以通过中介机构来完成;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则可以由创业者委托给前述服务机构来进行。
无论是尽职调查还是商业计划书的编撰,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形成创投机构对项目的评估报告。而在整个过程中,会贯穿始终的一个核心文件就是拟投融资双方所共同认可的章程。 在具体实施融资的过程中,创投机构会将公司章程(盖公章)等材料送至主管机关进行备案,也就是所谓的“备案登记”。而企业家只要跟投资机构签订投资协议,确认投资条款即可。在投后服务阶段,大多数的投资机构也会结合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来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查询渠道问题,因为创投基金属于非公开募集基金,所以信息披露较为宽松,一般不需要像公募基金一样定期公布季度或者年度报表。但是,一旦有了合适的退出机会,基金的运作信息就会浮出水面。
当然,对于创业家而言,前期也可以通过一些旁门左道来获取有限的信息。比如,可以先找些关系套近乎,然后看能否打听到一点内部消息。另外,也可以搜索一些律所网站,查看该所是否成功代理过相关案件,从而反向推断出是否有相关的交易线索。还可以关注一些行业的媒体平台,观察其是否存在有关交易的报道。不过,这些方法都略显粗放,针对性也不强。 总之,要想提前挖到“金娃娃”,还得付出一定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