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购电力包括哪些?
首先,这个题目有点大。我理解的意思应该是问“电力市场交易模式下”,企业如何购买电力。 电力是特殊商品,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及经济属性,各国对电力的交易模式都有所规定——即电力市场机制。在我国,除个别地区试点以外(如浙江的售电侧改革),目前仍然是发电厂(发电商)与电网公司之间基于计划经济的电量-电量交易模式。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其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难度很大。我们一般将企业用电行为归结为一类,将其中的经济活动归纳为两个基本问题: 如何确定所需电力? 如何获得所需电力?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现行的电力交易制度。
1、当前我国电力交易制度的基础——计划管理 前面说到,目前我国的电力交易仍然是在发电厂(发电商)与电网公司之间的电量-电量交易。这种模式下的交易制度基础是计划管理制度。在计划管理模式下,所有用户的电力需求全部由电网公司通过发电厂采购实现,具体数量以年度为单位进行核定。每年初各发电厂上报下一年度发电量计划给主管部门,经审核同意后下达执行。年终根据实际发电量和上网电量核算资金收支情况并统一纳入国家预算。在这种模式下,发电厂与电网公司的交易是一种法定义务,不具备市场性质,其价格形成取决于政府监管者的意志。
2、电力市场改革的进程 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在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开展探索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工作,目的是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目前的“两网竞价”的交易模式,即电力市场交易的模式。
3、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的途径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由于电量消费量比较小,又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人力、财力来组织自己的采购团队,因此通常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和电子化交易的全面推行,用户参与交易的难度正在降低。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 直接与发电企业或售电公司签订合同; 签订中长期合同,支付保证金,按年度均衡用电; 购买电力现货,即日买当日用; 购买电力期货,提前锁定供电价; 其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