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混合制?
公司制是“资本雇佣劳动”,而混改则是国有资本与民有资本的“联合经营”。 公司制是企业法人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指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以资本为纽带,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投资组建、参股设立或收购(控股)兼并原属国有的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
简而言之,就是多个股东组成一个公司,共有资金进行投资,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分担风险。 这里要注意三点:一是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二是投资者共同出资,但并不一定共同经营;三是投资者通过出资额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与之相对应的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有限公司是最典型的公司。 所谓混合所有制,就是在国企改革中,将部分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一部分一部分地社会化。具体而言,就是国有产权逐步放开,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产权主体多元、权利结构清晰的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实体。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除国家单独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非国有资本为主,国有资本参股,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形式;另一种是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控股,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制形式。当然,这两种形式可以并存于同一企业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包括产权层面的混合,也包括经营层面的混合。而且,经营层面的混合更重要、更复杂。因为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下,很多所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产权层面就已经属于混合了——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投资,形成股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