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属于几关?
这个几关,是按经济地位划分城区的通称。北京有“首善之区”之称,所以叫“上风上水之区”;天津称为“滨海地区”;上海称为“苏南地区”;广州称为“岭南地区”等等,都是指其所在城市相对优越的位置。 这个划分方法,是解放后编制行政区划时产生的。当时全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为了迅速建立各级党政机关,推动大生产运动和建设,同时考虑今后可能发生的战争,决定实行一种临时的、以区域为核心的行政区划方案——即所谓的“一级政府、三级建制”。
在这个方案下,省级政府直接领导地市级(包括地市级)以下的行政区,而不再经过县级政权,这样就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可以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缺点就是可能会削弱基层政权的能力。 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发展得较好时期,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就越来越显露出弊端了。因为作为一级政府的行政机关,其权力是有边界的,它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权力,而地方性事务往往是无法全部由上级政府直接掌握的,就必须依靠下级政府和基层政权来办理。
现在各地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与这一制度设计留下的弊端有一定关系。 当然,这个行政等级划分,并不完全意味着该地区的绝对位置。比如武汉,虽然在长江中游,但属于华中地区;重庆虽然位于西南地区,却属于长江中游;太原虽然地处华北,却被划入晋陕蒙毗邻地区。
这是考虑到历史沿革和政治因素考虑的。武汉和重庆曾经分别作为武昌区和渝中区的中心城区,并且都曾是国民政府的首都,自然被划为“上水”之地。而山西曾经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产煤大省,且外输京、津、华东等地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就被归入了“下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