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上折是亏还是赚?
先引用一段历史数据,来自天天基金网: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当基金净值低于面值(1元)时,分红次数和分红金额都会大幅增加;而当基金净值高于面值时,基金的分红次数和分红金额则会减少甚至没有。也就是说,在基金净值较低的时候,基金更愿意用分红的方式向投资者返还收益,而在基金净值较高的时候则较少分红或者不分红。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基金采用现金分红方式要比红利再投资降低一定的收益率。因为现金分红将一部分收益以现金方式返还给投资者,而红利再投资是将基金分红的收益用于购买该基金,虽然两者最终都实现了“利不上交”的效果,但是现金分红是将到期应分配的收益一次性全部发放,而红利再投资的收益是在基金存续期内每期计提并累计发放,后者实际上比前者多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所以如果选择红利再投资并且假定在不考虑费用的情况下,其复合收益率实际要高于现金分红。当然,选择红利再投资也要考虑到市场波动的风险,倘若在市场下行阶段采取红利再投资的模式,有可能出现越补仓资产价格越低、亏损越多的情况。
对于债券型基金而言,由于债券的价格稳定性较好,股债平衡型的基金更适合分红。 对于股票型基金来说,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来,有的投资者喜欢长期持有并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回报,自然更青睐分红;但也有投资者倾向于高抛低吸,通过波段操作获取更高的收益,这种情况下分红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收益。对此,我们不妨参考前文的统计数据: 如果按照20%的股票仓位以及10%的流动资金比例来计算,一只股票型基金6年平均每年分红8次的话,大概会有40%的分红利收入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实际到手的钱可能只有70%左右。如果是30%的流动资金比例,那么到手的钱就更少。而对于一些长期绩优的股票型基金,由于成立时间一般较长,前期已经缴纳了较多的手续费和管理费,分红更是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比如广发聚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05年9月成立至今分红2次,每份份额分别派息0.2元和0.1元,合计0.3元;而广发稳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03年12月成立至今未曾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