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属于场外基金?
对于“场外”,目前业内没有明确界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划分方法。 比较主流的看法是:以能否自由申购、赎回以及交易时间为标准进行划分,只要具备其中任一特点就属于场外基金。 也就是说,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的就是场外基金了。 对于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场外基金的主要原因是其能够灵活进出场。通过银行、券商、互联网金融平台等代销渠道,投资者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便捷地买入和卖出基金份额,并以此获得收益。 与之对应,在场外市场上交易的基金主要是指开放式基金而非封闭式基金。
这是因为,相较于封闭期在1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封闭式基金,一般只有几天或者一周的开放期的开放式基金更适合作为投资者进出的载体。 与场内基金来自交易所的基础资产不同,部分场外基金的底层不是指数而是特定目标,如“优选定增”、“优质企业”等。这些基金往往以投资组合的方式参与定向增发,并从中获取超额回报。
对于这一类型,由于缺少公开的交易机制,其价格形成机制与场内基金有着显著区别。同时,由于对定价能力的依赖程度较低且信息披露要求相对宽松,使得这一类型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通过网上直销方式发售的“T+0”基金,但这些基金仍然遵循“场外”的收费模式。这类基金仍然属于“准”场外基金,不过其通过T+0的交易方式弥补了传统场外基金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