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基金是什么意思?
“储蓄”和“储蓄基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关系密切。 储蓄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各项开支以外的闲置资金和其他收入来源,如存款、取款、汇款、债券、股票、期货等,都作为个人储蓄的形式存在;而储蓄基金是专门用于储蓄和保障民生稳定的资金。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征集的用于社会安全与人民生活安定保障的资金。
从本质上讲,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各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多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地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发展储蓄基金,对于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展储蓄基金业务,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 目前,国内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还是靠贷款利息,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经营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拓宽银行的融资渠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利用金融创新工具进行融资,正是当前国内外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大力发展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能提供一揽子资金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的新业务,有利于拓宽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其经营效益的提高。
2.发展储蓄基金有利于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优化
居民储蓄是通过货币收回来,然后再投资出去,这种先蓄后投的方式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如果社会平均利润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那么把收入的大部分存入银行就会减少财富,因为大部分收入会变成税收,政府再用这些税收来支付企业的亏损和职工的退休金;如果是这样的话,一方面企业难以获得充足的资本来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个人的生活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可见,只有实现国民收入的优化分配,才能既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通过大力发展以保险为核心的储蓄基金业务,将个人或企业的资金汇集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不仅可以降低单个投资者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决策风险,而且可以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优配置。
3.发展储蓄基金有利于实现风险的分散化和最小化 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金融是否安全。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大增加。如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确保经济的稳健运行,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