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投资国家允许吗?
21世纪初,全国共有各类期货经营机构 903家;其中,期货公司687家(含子公司194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等代理开立合约账户的机构 216家。到2015年3月,全国共有期货经营机构 1379家;其中,期货公司1074家(含子公司407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等代理开立合约账号的机构 305家。 这些数据的增长反映了我国金融产业的繁荣和丰富,也体现了国内投资者对于投资的结构和选择的需求在发生变化。而其中,变化最大的恐怕要数期货行业的崛起——从20多年前的寥寥无几,发展到今天的千余家,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其中。
而与之相关的一个词——现货交易,或许正因如此备受瞩目。作为期货交易的对手方,现货交易与期货市场一起并称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企业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重要通道,是资金需求者直接面向市场融资的一种方式。并且由于现货的交易品种主要属于生产生活所需的材料,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来了,像现货交易这样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它的存在是不是合法的呢?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它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定位。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这一体制的弊端在于,它使得大部分的企业融资必须通过银行这个中介,导致成本增加,效率低下。而现货交易恰恰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直接面向资金的供给方进行融资的方式,是一种直接的、高效的配置资源的方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货交易这种渠道的融资当然是合法并且受到鼓励的。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要有一个过程。当前,我国的现货交易尚在起步阶段,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交易机制的不成熟可能会导致报价的缺失或者市场扭曲;交易主体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操作也会对市场的平稳运行造成冲击。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打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同时市场参与方也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自律,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