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疗设备投资?
以医院为例,医院建设包括房屋建筑、装饰、安装工程以及设备购置,其中房屋建筑、装饰、安装工程称为基建;药品、医疗器械及常规耗材称为医药支出;而购买大型诊疗设备、科研仪器等则称为医疗设备投资。 这些资金的投入来源主要有:政府预算资金、医院社会赞助和捐赠资金、医疗收入、各项基金(如药费降耗节余、医疗器械耗材回收利用等)、其他资金(包括融资)等。
随着医院业务收入的增加和对成本控制的强化,医疗收入在总经费中的比例逐步提高,而基建、药品、耗材等其他费用下降。如何控制基建费用和药品、耗材采购支出一直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目前很多医院实行了药品零加成政策,药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然而药品集中采购和“两票制”的实施使药品费用又重新回到医疗收入的领域,同时受到医保控费的制约,医疗收入的增长也受到影响,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幅趋缓。
相比之下,医疗设备的投资相对较为稳定。根据卫生部统计,2014年医疗机构共购进器材、设备548376台件,同比增长8.2%,比上年减少16.3个百分点;总价值1369185万元,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减少16.5个百分点。尽管国家明令禁止医用耗材进入价格统筹支付的范围,但许多地区仍然实行按项目收费的管理办法,将部分医用耗材的费用分摊到每天或每次治疗的费用中。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基本建设和医疗卫生装备的投入力度,用于发展现代化医院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这为医疗设备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