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的科技项目指什么?
“立项”是科技计划管理中的一个术语,是指对拟开展的研究工作首先进行规划、审批或审核的过程。 通过立项管理,可以保证科研项目工作的连续性和方向性,有利于科研力量合理调配和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还可以通过立项对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监管,以保证科研质量和效益。
目前,我国对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国家科技部作为全国科技管理的最高机构,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有关科技政策并组织实施,管理国家级科研机构。 各地方科技部门也都在不断完善当地的立项管理制度。如上海市科委制定了《上海市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市级各类科技计划的申报条件、管理要求以及各个管理环节的工作程序等。
事实上,除了政府设立的各类科技计划需要立项外,企业自主设立的研发项目也需要进行立项管理。 对于政府设立的科技计划,由于各个地区、学科领域对项目的资金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在制定立项条件时存在一定差异。但一般来说,要申请到一项科技计划,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立项申报单位必须是法人实体,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明确的科研目标和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二)拥有完成项目所必须的科研条件和基础能力;
(三)从事科研项目研制的技术骨干应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并有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和经验;
(四)具备一定的经费预算能力。 对于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项目,还应符合有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