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复苏几个月?
1、美国经济衰退是事实,但“崩溃论”并不可靠 美国自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经历了4轮QE(量化宽松),货币供给量(M2)同比增速由3.6%下降至0.2%;同时美国政府也在积极的推行财政刺激政策,赤字率迅速攀升,据IMF预测2012年美联储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高达7%,为二战以来最高水平。在巨额财政刺激下,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资产价格水涨船高。美股屡创历史新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2009年的最低点回升了105%,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更是上涨了180%以上! 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双管齐下有效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同时也证明了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的可行之处。虽然存在结构问题和经济主体的惰性,但是依靠货币政策注入流动性,配合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短期内经济运行趋势的确能够得到扭转。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强劲的复苏是基于杠杆上的,美国联邦政府的负债率已经远远超过了全球主要国家的上限,而私营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也受到侵蚀,根据IMF的数据,美国的家庭部门债务与收入之比在金融危机后仍然增长了7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与销售收入之比增加了13个百分点,如果考虑房地产市场的估值水平,美国经济所承担的重担还要再增加不少。
未来即使没有量化紧缩(QT),美联储逐渐削减购债规模也会对脆弱的美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一旦加息预期升温,美元回流,对外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更是不容低估。所以说美国经济的“崩溃论”并不靠谱。但需要注意的是,本轮经济的复苏并非基于效率的提升,而是在债务的挤压之下,通过透支未来的方式来缓解当下的困境,这是一种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其代价就是未来的债务负担和通货膨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