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县寺库是什么职位?
这算是对中国的寺庙和道教宫观中,负责宗教事务的主管道职的一种解读。 不过这里的问题是,这种解释并不准确。因为“住持”、“方丈”这些概念并不能完全对应于“Abbot”这个英语词汇所表达的意思。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庙子(寺庙道教宫观)是出家人的住处,因此“方丈”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人们对于一处道场居住环境的想象——它应该是宽敞明亮的,所以用“方”;它应该清静远离红尘的,所以用“丈”。 而“住持”则更强调对一处佛教或道教活动场所的监督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住持”更接近“Master”的意思,也就是名词性的“主人”、“管理者”。 所以从字面上来理解,“方丈”就是主持方丈之位的,也就是住持。但人们经常称主持寺院(或者宫观)的僧人(或者道士)为“方丈”,这就是一种误读。因为这样的称呼会让人觉得他就是这座道场的“Master"。 而正确的叫法其实应该用“住持”,然后加上该寺院的名称。这样表述才更为恰当。
当然,人们这么称呼,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因为一个真正的和尚(或者道士)是不能拥有自己姓氏的。于是人们就只能给这些出家的人另外起个名字,用来表示他们对某个寺院(或者宫观)的贡献。而这个新起的名字,就叫做“方丈”——用现代的话来说,可以理解为“负责该庙宇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