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林股份怎么回事?
近日,有着“定制家具第一股”之称的浙江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林股份”)因披露的2019年年报存在多项数据与事实不符遭上交所公开谴责。其实,这并非恒林股份第一次因信披问题进行监管质疑。2020年4月和8月,均因信披违规,浙江证监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对恒林股份采取监管措施。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历经多次监管约谈和公开谴责后,该公司的信披违规和内幕交易行为似乎仍未得到整改。
2020年10月23日,在上交所的监管函中,要求5日内对涉嫌信披违规的情形进行书面回复并提交研究报告修改或披露预案,但截至10月29日提交公开回应前,恒林股份尚未完成相关研究报告的修改及披露。11月3日,上交所发布纪律处分决定书,对恒林股份予以公开谴责。然而,公开谴责通知书发送后,该公司依旧未补正相关研究报告。
据调研,2017年至2019年,恒林股份前次报告期内对外发行7次公司债券,在第三次债券发行过程中,疑似存在内幕交易,未保证公平信息公开。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浙监管局字(2019)17号)》认定,2017 年 8 月 25 日至 10 月 24 日,大基金通过其控制的“浙江文裕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账户,先后三次通过网上系统报价方式,参与公司 2017 年度第三次公司债券融资,共计取得债券 240.3663 万张,占发行总 张数的27.74%,累计吸纳资金5.7%。依据《证券法》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对文裕投资没收违法所得 640.28 万元,并处以 640.28 万元罚款。
公司在进行债转股操作前后,涉及公司实际控制人间接控制的公司被注销等相关事项在未作出公开披露之前,由公司董事长亲自操作,并通过深圳国资背景的账户进行公司债券交易。依据《证券法》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在两次行政处罚之后,该公司股价持续低迷,市值严重缩水,不仅错失了疫情之后家具行业的复工复产机遇,而且业绩方面也出现下滑。
据了解,2020年1月14日, 恒林股份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2018年公司预盈4.50亿元到5.50亿元,相比2017年增60%-90%。然而在预告披露之后,2019年1月27日,其公布2018年实际净利润4.7亿元,同比上升78.79%。但对比2019年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实际净利润距预告最高区间近1.2亿元,达到业绩预告区间的104.5%。
2020年9月23日,浙江证监局对外宣布,对浙江丰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林地产”)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责令其改正。但截至今日,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依然存在多项司法协助信息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