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行业怎么开展内审?
内审的开展要求:
(1)建立完善的内审制度。内审制度要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进行确定,使内审人员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及处罚措施等。
(2)配备优秀的内审人员。优秀的内审人员应当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流程,熟知质量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能够灵活运用质量管理标准、检查技巧,能够正确识别不合格等。
(3)选择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内审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质量管理工具,如检查表的运用、分层法运用、分析、判断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运用、排列图的分析、核对表分析、因果图分析、散点图分析、直方图分析、控制图分析等。
(4)确定内审内容。内审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体系覆盖和符合性审核,即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合适性和符合性,检查质量体系要求的文件、记录及相关证据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等。二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审核,即检验质量保证能力,检查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和实际成效,审核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
(5)确定内审时间。内审时间应包含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和确定问题部位的时间,以及整改的周期(时间)。对于初次进行内审的企业,时间要长一点,让审核人员把各个审核点都熟悉,能够比较熟悉地运用各种检查方式和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不合格产品。对已开展内审或经历整改的内审周期应短一点,以尽快熟悉审核人员,逐步掌握内部审核技术。
(6)编制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要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和人员数量编制。
(7)实施内审。内审实施应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内部审核,在审核时要仔细,对各个可能发现问题的场所都应该仔细检查,对检查的结果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应按规定执行,对不合格品要进行隔离。
(8)分析内审结果。分析内审结果是有效发现不合格品、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分析的结果应当包括不合格品的特征、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合格品的产生部位、不合格品所使用原材料的检验合格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