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梅林路在哪个区?
梅林路,东西走向,东起中潭路,西至万航渡后路。全长2089米 ,宽13~15.7米,沥青路面。
据传,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本地乡绅集资建造了“梅林庙”于此地,因而以地名命名这条小巷为“梅林路”。
后来,原西姚家弄、张园等居民住宅区域相继并入,并沿用至今。 沿袭至今的梅林路,虽然经过多次市政建设而形成今日的模样,但保留了不少旧时的痕迹和建筑。如位于广灵四路的“大福源食品店”,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底层出售罐头食品,二楼是办公室和住室。虽经数次整修,但还是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再如位于万航渡后的“静远堂”,这座民国初年的私人花园别墅,由主建筑大楼与辅楼组成,现已被改作他用了。
梅林路Méilín Lù位于闵行区梅陇镇漕宝路以南、虹梅南路以北区域。东西走向。西起莘凌路,东至宜山路,长2015米,宽24~36.5米。原名梅陇路。沿路为新兴居住区、工业园区。
梅林路地名的来历,要从远古时代的地理变迁说起。如今的上海是一座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有谁知道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吧。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由于地壳的变迁,海平面下降,陆地抬升,于是出现了一片广阔的滨海平原,即今天的杭州湾北岸,其中一段就是闵行地区。潮涨潮落,海水时淹时露,造成泥沙淤积,日久天长,露出水面,形成一片“涂滩”。古时候叫“大来泾”,也就是现在梅林路的位置。
据传,大来泾是当年孙中山先生从南京回家乡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路过上海时,在船的舱门上所题写的。后来,梅陇地区人念着念着,便成了“大莱泾”了。过去,梅林路一带地势低洼,每逢黄浦江发大水,潮势凶猛,顷刻之间,洪水漫过沿泾平地,一片汪洋,人称“黄浦过潮”,给当地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梅林路原是一条不足2米宽,长三四百米的小泥路,名叫“梅陇小街”。随着梅陇地区城市小区建设速度的加快,这条小泥路于1993年拓宽改建,被命名为梅林路。道路建成后,沿路建起了大批商宅和众多工厂企业,成为梅陇地区重要的交通道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