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退市资金怎么办?
1.先来说说,什么情况下才会退市 2019年新修订的《证券法》对退市的情形作出了规定,包括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四种类型(原证券法没有规范类的情形)。 根据目前交易所的规则,沪深两地的主板和中小板,目前只规定了交易类和财务类两种退市情形;而科创板和创业板,除了上述两类外,还规定了规范类和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那么,哪些情况可能最终会导致公司被强制退市呢?根据现行规定来看,大概有以下5种情形: 一、公司股本总额或净资产(以扣除各种专项准备后为计算依据)低于规定的标准; 二、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 三、上市公司在被证券交易所公告责令终止股票上市交易期限届满后五年内又不符合重新恢复股票上市的条件的 四、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向证监会、交易所报送年度报告或者其他法定报告; 五、因违规遭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并且在处罚决定中涉及停牌、退市措施的,在停牌期间仍未整改达两年以上的等。
2.关于退市后的资金账户管理
对于退市公司的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就是自己的资金如何处理的问题了。 从实际情况出发,一旦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投资者可以在两个交易日之内将资金全部转出。但要注意,如果该退市公司的股票已被暂停上市,则投资者只能等到其被摘牌之后才能将资金从账户中取出。 而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与执行情况来看,虽然退市后会有专门的托管机构进行托管,但是具体是哪个机构还不明确,同时也没有相关监管办法对此作出规定。因此,投资者可以耐心等待相关政策出台后再办理相关手续也不迟!
3.个人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密切关注自己持有的股票是否属于“风险警示”股票,如果是的话就应该尽早卖出。因为此类股票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退市风险;其次,当自己手中的股票已经退市时也不要惊慌失措—因为此时还有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最后,一定要记得及时取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