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风险是什么?

卜虬雨卜虬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大的风险是,在中国体制下,很多精英分子其实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现在的中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比如前段时间的房地产泡沫,实际上就是政府试图用行政力量刺激经济(尤其是金融部门)。结果泡沫产生了,而且越吹越大。等到中央政府察觉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再比如今年的股市,同样是因为政府认为中国经济低迷主要是企业融资难,于是推出各种政策鼓励上市融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于是股市涨起来了,从1800点到3400点,短短几个月时间,翻了一倍。但企业的融资状况并不比从前更好。

现在社会上普遍有一种浮躁的情绪弥漫,大家都觉得“有了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思维不仅限于金融领域,各行各业都是这个思路——先借钱,以后慢慢还。这样下去,要么钱都没了,要么国家又要增发钞票来满足增长的货币需求,要么整个社会陷入道德危机,人人都不再信任对方。

这些看似和体制无关,但实际上都反映了中国目前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够全面评估国家的真实状况,既如此,又怎么能处理好各种问题呢?

公玥美公玥美优质答主

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流动性风险,而非偿付风险。就中国目前的财政金融体制而言,基本不存在政府不兜底银行债务的情况,出现“雷曼危机”式的金融机构突然倒闭的可能性也很小,这意味着对储户和银行债务人的刚性兑付将大概率发生。这样看来,中国发生偿付危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真正存在隐患的是流动性风险,由于中国特殊的政经体制,致使金融机构在相当程度上是财政政策的传导者,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占有80%的绝对比重,政府基建和国企投资是贷款的主要去向。

在稳增长诉求上升时,政府会通过加杠杆以财政和国企部门信贷的方式注入流动性,而市场化企业获得的贷款支持有限。而政府和国企部门在低利率水平下获得的贷款的用途不是扩大投资就是扩大产能,如果在高利率的市场环境下融资,则更多会用来偿还本金和利息,不会作为生产性资金进行投入,所以这两种扩张都会对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会将市场化部门资金挤入政府与国企部门,这样市场化部门的产能过剩和杠杆率高企并存,资产负债表难以修复,而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由于前期投资过大也难以持续增长,实体经济会持续低迷,不良贷款会持续增加,当不良贷款率达到一定比重时,意味着银行不得不通过缩减贷款等途径来筹措备付金,从而产生流动性缺口。

如果政府继续维持刺激,银行体系会存在严重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会形成信贷紧缩压力,甚至发生支付困难,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