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创新中国?
因为如果不创新,中国就只能是别的国家的附庸。 先说说为什么是别的国家?为什么只有别国能够创新呢? 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清政府认为外来的工业品会影响国内手工业的发展(其实中国的制瓷和纺织在清朝中期都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所以禁止进口洋枪洋炮等工业用品,而同时代的德国和法国正是通过战争掠夺了领土使本土资源受到破坏才得以进行产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美国和德国是因为两个国家都拥有完善的自由市场体制(这里注意不是市场经济体制!是自由市场体制!美国虽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但并没有搞计划经济所以在资本的流动方面比德国更加自由),没有政府的干预(主要是金融领域的干预)使得资本和劳动力等在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可以自由流通,从而进行了工业化进程。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处于全球化进程之中。全球化一方面使各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变得自由便利,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各国的政策选择。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采取对外封锁的措施就会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最典型的就是日本汽车产业遭到美国的制裁)。同时因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最重要的是标准和规则(比如WTO的规章制度),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就必须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来。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是具备后来者优势的。什么是后来者优势?就是可以不用承担前期创新的代价直接“搭便车”继承前人包括设备、人才在内的各项创新成果直接进入产业升级阶段。但如果一味“搭便车”不主动进行自我创新那么其他国家就不会愿意跟你“搭便车”了(毕竟“搭便车”也是要有成本的,别人为什么要付出成本给你分享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才获得的成果?),最终你只能被踢出局。
所以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外国的经验和做法(引进来的不仅仅是资本和技术还包括管理制度和创新机制),因为不创新就只有落后挨打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