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只保护银行?

咸景冉咸景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在中国,只有银行能透支未来(印钞票) 只要银行不出大问题 国家就不用担心未来的货币供给 所以哪怕银行利润高到离谱,国家也只会对银行恩威并施,不会下狠心治理甚至彻底整顿 因为一旦银行破产,国家就要自己掏出真金白银来填补这个窟窿 国家兜不住,那就只能重新洗牌,然后整个经济重新来过 而这一次疫情,恰恰又证明了央行和财政部合二为一的央行体制的优越性 在其他国家,央行是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行政部门干扰的 这样在应对公共危机的时候,才能做到快速反应 不至于像西方那样,央妈和财政爹互相踢皮球,导致货币政策迟迟不敢出手,或者像英国那样,央妈刚把利率降到零,财政爹马上就出来打脸,说钱不用降了,我们有黄金储备呢(当然这打脸来得太迟了)

而我们这一次应对疫情,从封城到复工,央妈和财政爸真正做到了无缝衔接 封城期间,央妈紧急降准、降息,提供流动性 封城结束后,财政爹发钱给企业,助企复产 同时,央妈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合理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不但控制住了疫情,稳住了经济,还顺带实现了GDP转正,全球唯一正增长的GDP

后芳蕾后芳蕾优质答主

中国实施的是储蓄保险制度,它不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而是国家的一种担保制度。国家向个人储蓄者作出承诺:任何个人储蓄者的存款如果因银行等储蓄机构破产或者倒闭而受到损失,国家将负责赔偿。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储蓄机构一旦破产,由储蓄保险公司负责理赔。储户存款的95%能得到赔偿,每位储户得到赔偿的最高金额为10万美元。由于这些国家储蓄保险机构有固定的保险金来源,因此,它们不依赖国库资金,而是用自身的收入独立经营。

中国则不同,它实行的是担保式储蓄保险制度,国家为储户的存款“兜底”,直接动用的是国库资金。国务院最近颁发的《特别规定》,是对现行的储蓄保险制度的具体化和规范化,是对90年代中国多次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经验的总结。《规定》明确国家承担赔偿的额度。1993年国家确定的储户存款赔偿的最高金额为10万元,而1998年国家决定在处置海南发展银行时,每人最高赔偿40万元。

在1995年中国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曾经提出“存款保护”的概念。该法规定: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到存款人的利益时,国务院银行业监管机构可以对该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但是,该法没有对如何“保护”存款以及保护的额度等作出进一步的规定。

与《商业银行法》中的“存款保护”不同,国务院最新颁布的《特别规定》明确提出“偿付”存款的要求,对偿付的对象、方式和金额等都作出了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因此,它的责任和效力大大提高。《特别规定》是专门针对可能出现的次级银行风险而作出的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随着中国银行业的逐步开放,次级银行风险的管理将对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构成严重的挑战。

《特别规定》明确区分了保护存款和储户的投资风险的责任。《特别规定》确定保护公共资金和个人储蓄,以及政府或企业存放在银行的集体资金,也就是说保护没有任何风险意识的“天真”存款者,而对在商业银行的投资中带有某种“赌博”性的潜在的“投机者”则不纳入国家保险的范围。

在西方国家,保险金的来源来自商业银行缴纳的风险基金,而在中国则用的都是国库资金,是纳税人“买单”。这就意味着中国没有建立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需要的,完全依靠自身运行的商业性的储蓄保险制度,而必须建立一种国家财政参与保证的,担保式的储蓄保护制度,这是符合中国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制度中宏观管理者角色定位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