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低说明什么?
一、首先,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因此我以“一般”来定义问题中的“企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解答; “一般”是指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按照行业性质分包括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按照经营模式分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等等。 这样定义后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二、其次,从财务的角度看企业存在两种资金形态:一种是货币资金形态,另一种是资产管理形态(即资金占用形态)。 其中,前者反映的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以随时变为现金或者证券的资财总量,后者反映的是企业投入生产经营后各项资金占用的状况。 对于一个正常的“企业”来说,其资金占用总是小于资金总量的,两者的差额就是企业的流动性资金来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偿债资源”(财务上称之为“融资潜力”)。在资金市场上,这部分资金的融通价格最低,融资风险最小。
三、分析问题涉及的“存货”属于资产的范畴,同时由于“存货”属于非现金资产,因此它位于资产负债表的右上方,我们称它为“实物资本”。 与“实物资本”相对应的是“流动负债”,两者相抵的结果就是企业全部负债中扣除现金及银行存款以外的部分总额,这就是我在回答中提到的“债务”。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拥有的所有资产,完全可以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容易变现的,如货币资本,另—部分是不易于变现的,如“实物资本”。 对企业资产的总体评价也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
1.是否拥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也就是是否有能力偿还短期债务;
2.是否存在难以收回的资产损失,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我们就可以认为该企业的财务安全性受到影响,简称“欠安全”。而一个企业如果常年提取巨额的坏账准备金和存货跌价准备金,就会导致这些储备金的累计数额大于实际发生的损失,从而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这是一种变相的税收优惠,从纳税的角度看这种行为也是“不合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