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千方大厦有关什么?
2013年6月,百度收购了北斗星球,并将北斗的底层位置技术整合到自家产品里; 2015年上半年,阿里投资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联手百度推出基于北斗/GPS的精准位置服务; 到了去年十月,阿里、腾讯、百度、中兴等发起成立中国首个定位芯片联盟——芯启源。 在我看来,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互联网与地理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及由此带来行业剧变的进程正在加快。
“万物互联”的时代已不再遥远,而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所有设备都能精确地“找到家”。 目前,我们获取位置信息主要有三种方式:基于地图的信息服务、基于GPS的终端硬件和基于基站的定位服务。 其中,基于地图的服务由于需要加载大量服务器计算和数据传输,导致其服务效率较低、应用体验不佳。
目前,像百度和高德这样的地图厂商已经在积极探索提高服务器利用率、优化数据处理算法、增加终端设备识别等方式来提升基于地图的位置服务性能,并计划在年内实现关键功能的商业化落地。 相较于基于地图的位置服务,基于GPS的终端硬件和基于基站的定位手段显然更能满足对实时性和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需求。不过,它们都有共同的痛点,就是无法解决终端设备的自适应问题(比如手机待机状态下,GPS会关闭)。 新兴的混合位置服务模式或许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将传统位置服务的提供方式与移动互联的特点相结合,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手机端和网络侧的资源,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在线离线一体化、精准高效的位置信息服务。
百度在发布的全新品牌主张“百度一下,就知道”的同时,也宣布将启动新一代搜索引擎,这意味着百度的产品和服务将迎来一次重要升级。 对此,百度CTO陆奇表示,“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80%,用户对于即时、海量、精准的数据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以PC端的搜索引擎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公司之一,阿里的移动战略一直在不断更新。最近的一次是今年5月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向外界公布了阿里云的未来计划—用所有的算力构建一张智能的互联网,为各行各业提供服务。
随着两大巨头布局移动计算时代的纵深推进,我们很可能即将进入一个比当下更加神奇的移动互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