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产品如何投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金融理财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货币型理财,另一个是股票型理财。 而我们平常所购买的基金一般都是属于证券投资基金,因此我们的讨论也主要以证券投资基金为对象。 按照监管机构的不同,基金可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其中,我们日常在代销机构(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直销渠道)购买的基金都属于公募基金;而私募基金则主要是通过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证券及证券衍生品种为主要投资标的基金。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因其信息披露要求严格遵循透明性原则,所以交易策略相对清晰而且容易验证;而私募基金的运作较为低调且信息不容易被公众查阅到,对其交易策略的评价往往需要更为复杂的模型和方法。但无论如何,任何一种金融产品的设计都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只要我们把研究做在前面,把逻辑搞明白,结合一些简单的量化方法,我们就可以构建出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投资策略了。
以基金为例,我们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常常参考的因素有收益、风险、规模、波动率等,这些指标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可以直接拿到数据拿来对比。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影响基金业绩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仅凭几个数据就做出购买或者不购买的决定未免太过武断。因此我们应该多挖掘原因,找出背后真正的逻辑。 以风险为例,当我们谈论基金的风险时,其实隐含了我们已经在心里给它打了标签——净值回撤。但是,基金的风险类型其实有很多种,我们只有找到引起基金净值波动的真正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我们的投资策略。
比如下面这张图展示的都是不同期限的收益率曲线,如果我们看到一条收益率曲线在其它几条之前率先下行,那我们就可以推断这条曲线的资产价格更容易上涨,对应的基金净值也能水涨船高。相反,如果在其它几条收益率曲线都上行的基础上,有一条收益率曲线保持不动甚至下行,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条曲线所代表的资产价格更不易上涨,相应的基金净值也很难突破。 同理,如果我们将时间轴拉长,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周期性的特征。
假如我们观察到某一类型的基金在每年第一季度总会出现显著跑输的情况,那我们就应该适当降低一季度作为建仓阶段的仓位配置,反之则可提高仓位。